Board logo

標題: 福克蘭二十五周年 [打印本頁]

作者: kimkileo    時間: 21-3-2007 00:15     標題: 福克蘭二十五周年

阿根廷陸戰隊


英軍陸戰隊



Salute


折翼鐵翼




阿軍入城時





趕去送死

作者: B20_hk    時間: 21-3-2007 00:56

more...

[ 本帖最後由 B20_hk 於 21-3-2007 00:59 編輯 ]
作者: 14692    時間: 21-3-2007 05:42

咁就25年.....
作者: Paul    時間: 21-3-2007 23:38

有趣的是......當時......
大家用同一樣的軍用槍及子彈口徑
阿根廷特種兵還用了英國製槍
作者: queen    時間: 22-3-2007 00:49

又點止槍, 阿根廷仲有42型驅逐艦...(同雪菲"耳"同級.....)
作者: Paul    時間: 22-3-2007 01:10

引用:
原帖由 queen 於 22-3-2007 00:49 發表
又點止槍, 阿根廷仲有42型驅逐艦...(同雪菲"耳"同級.....)
外交政治冇永遠既朋友也冇永遠既敵人
作者: 14692    時間: 22-3-2007 05:40

引用:
原帖由 Paul 於 21-3-2007 23:38 發表
有趣的是......當時......
大家用同一樣的軍用槍及子彈口徑
阿根廷特種兵還用了英國製槍
自己人打自己人
作者: rolex    時間: 22-3-2007 11:19

好想玩福克蘭look...依家出左FAL啦,如果有埋Sterling你話幾好
作者: 莊家-犯罪無間    時間: 22-3-2007 13:28

引用:
原帖由 Paul 於 22-3-2007 01:10 發表



外交政治冇永遠既朋友也冇永遠既敵人
只有永遠的利益
作者: Boniface    時間: 22-3-2007 14:43

其實打杖既目的就係利益之嘛
作者: B20_hk    時間: 25-3-2007 20:42

福克蘭群島戰爭
 
1982年的英阿福克蘭群島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大規模的海洋武力衝突,其作戰過程,不僅包括戰略運作,也涵蓋了海島攻防作戰的典型過程(海域封鎖反封鎖、制空制海爭奪、登陸與反登陸、地面決戰與貫穿全程的電子戰、情報戰)。此次戰爭不僅是精密新武器的試驗場,也為海島三軍聯合攻防作戰提供了典型,雖距今已有十餘載之久,仍可資我建軍備戰參考。
 
戰爭緣起
 
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位於南大西洋,距阿根廷約300浬,為南太平洋與南大西洋之交通孔道(見圖一),群島由兩百多個大小島嶼所組成。
該群島為英國船長戴維斯於1952年所發現,1690年英國船長斯特朗登陸後命名為福克蘭,後來一度被法國佔領,並轉售給西班牙。在殖民地爭奪戰爭中,英國擊潰西班牙艦隊後,又重獲該群島主權。1816年阿根廷獨立時,將之劃入版圖,稱為「馬爾維納斯群島」(Malvinas Islands),並於1828年設省,翌年英國向阿根廷提出「福克蘭係英國人所發現,其主權應屬英國」之照會,自1833年起,福克蘭遂由英國正式統治達一百五十餘年之久。惟阿根廷仍始終堅持擁有福克蘭的主權,故爭端一直存在。1964年及1965年,聯合國為此曾兩度開會決議,要求兩國以談判解決爭端,但均無結果,英阿雙方遂積怨日深。
這次爭端的導火線,始於1982年3月10日約有四十餘名阿根廷工人登上南喬治亞島,拆除島上鯨魚加工廠,並插上阿根廷國旗。英國提出抗議,阿根廷以「福克蘭原屬阿根廷領土,阿根廷將盡一切措施保護該島及島上的人民」悍然拒絕,且復於4月2日出兵佔領福克蘭,企圖造成既成事實,作為外交談判籌碼。
英國不甘示弱,於4月3日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派遣聯合特遣艦隊,於4月5日出發,駛往距英倫本土8,000浬之外的福克蘭海域,以武力收復失土,戰端於焉爆發。
 
福克蘭之地略形勢
 
位於南半球高緯度地帶的福克蘭,嚴寒多風,每年5∼6月之氣溫在零度左右,又因位居南大西洋海流與南極寒流交會處,海浪洶湧,為世界有名的惡劣海域。加上瀕臨風暴頻仍的南極圈,受南極龐大冷氣團影響,一年四季有250天均為雨雪雲霧所籠罩。由二百多個大小島嶼所組成的福克蘭群島,主要島嶼有東、西福克蘭島、南喬治亞島和南三明治島,四個主要島嶼的總面積約為臺灣的4/9,東、西福克蘭之面積約為臺灣的1/3。島上居民多為英國人,地形多山,地質以黑岩與珊瑚礁為主,土地貧瘠,資源貧乏,但可能蘊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參閱圖二)。
福克蘭主要島嶼之地形,在山系方面,東福克蘭島最高者為烏斯伯恩山(684公尺),威克罕姆山(575公尺)次之,兩山相連橫列於北岸達爾文港以東,聖卡羅斯灣沿岸則有百餘公尺高之山丘;西福克蘭島主要山脈為馬爾他山(669公尺)。在水系方面,僅東福克蘭島之穆瑞河較長(發源於烏斯伯恩山北麓,經肯特山東麓由威廉港入海),但無航行之利。在交通方面,僅史坦萊市有水泥路20公里,餘均為天晴可通汽車之小徑,小型機場有兩處,分別位於史坦萊市以東及鵝坪,可供航運裝卸之港口僅史坦萊港一處。可供登陸之灘頭包括:
一、史坦萊港地區。
二、游冉尼灣地區。
三、牛灣地區。
四、低海灣地區。
五、聖卡羅斯灣地區。
六、北港地區(西福克蘭島)。
綜合地形特性而言,此次作戰的地面決勝區應在東福克蘭島,尤以聖卡羅斯港與史坦萊港方面為要。
 
雙方作戰準備
 
從英國決定以武力收復福克蘭到短兵相接的期間,美國和聯合國曾居間斡旋,但由於雙方堅持不讓,終歸失敗。雙方在此期間,均曾致力於政治、經濟和心理策略的運作,及軍事作戰準備,以期開創有利之局面。
一、在政治(外交)方面
1.英國
除了得到國內絕大多數人民的支持外,其首相柴契爾夫人將阿根廷入侵案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以10:1之數通過決議,要求阿根廷撤軍。同時又運用歐洲共同市場會員國的力量,集體譴責阿根廷,實施武器禁運和經濟制裁,更重要的,是得到美國允許其使用亞松森島基地及美國一再警告蘇俄不得干預的支持。
2.阿根廷
雖然得到國內人民、部分中南美洲國家組織及第三世界的支持,但這些國家國力不強,且各有其內部問題,只能口頭聲援而無力採取實際支援行動,加上蘇俄在美國一再警告下,亦未給予阿根廷有效支援,致使其實際上是孤立無援的。
二、在經濟方面
阿根廷的經濟本已面臨外債高築、通貨膨脹與失業率增加的危機,和英國發生衝突後,復遭歐洲共同市場與美國經濟制裁,更是雪上加霜,國民紛紛提領銀行存款,購買外幣、黃金,而政治穩定性與社會心理更隨之受到影響。
三、在心理方面
阿根廷宣布收復其所謂「馬爾維納斯群島」後,國內掀起一陣愛國團結狂潮,各地懸掛國旗,同聲歡慶。
英國方面,絕大多數國民認為福克蘭不守,實乃喪權辱國,因此同仇敵愾,對政府迅速動員收復失土之行動全力支持。
四、在軍事作戰整備方面
英國既決定以武力收復福克蘭,故在聯合特遣艦隊編成之同時,立即徵集商船(40∼50艘)、民航機及生產設施,以供運兵與後勤補給之需。聯合特遣艦隊航行期間,登陸部隊在運兵船上訓練不輟,情報蒐集機構(包括人造衛星)則持續蒐集監控阿軍之部署,供作戰部署參考。相對的,阿軍的作戰準備並不積極。
 
雙方參戰兵力
 
一、海空軍:如附表一。
一、空軍
在數量上阿軍雖居優勢,但在飛機性能上英軍海獵鷹式戰鬥機可垂直起降,瞬間爬升能力極佳,且電子裝備與配備武器較優,但作戰半徑小且速度較慢。阿軍的法製幻象三式戰鬥機除不能垂直起降外,作戰半徑比海獵鷹式多出298浬,其他軍機之作戰半徑更超出此範圍,雖電子裝備及武器不如海獵鷹式,但用以攻擊英軍兩棲登陸船團及支援地面作戰均有餘裕;不過,由於福島機場簡陋,不能供噴射戰機起降,直接影響阿軍飛機滯空時間(如附表二)。
二、海軍
英國以兩艘航母為核心組成之聯合特遣艦隊,包括3艘核子潛艦、7艘護航飛彈驅逐艦、14艘巡防艦、制式與徵召艤裝的運兵艦及龐大的商船艤裝而成的後勤船團,其戰艦之數量不但較阿軍優勢,且性能亦凌駕阿軍甚多,確保福島周邊制海當無問題;不過,龐大的無武裝運兵船與後勤船團,卻很容易遭到阿軍現存海軍的攻擊而損失不貲。
三、地面部隊
阿根廷福克蘭守軍由孟寧德茲少將指揮,下轄3個步兵團(各有步兵營2)及陸戰旅1(3個營),並附105榴砲營3、155榴砲營1、戰搜連1及工兵、通信、勤務支援營各1,主力部署於東福克蘭島(如附表三及圖三)。英軍地面部隊由摩爾少將指揮,下轄步兵第5旅(傭兵營1、警衛營2)及陸戰第3旅(轄空降營2、陸戰旅3、戰搜連1、105榴砲營3及防空飛彈連,如附表四)。雙方地面部隊阿軍數量略佔優勢,但部隊素質(尤其是裝備和訓練)則是英軍較優。此外,英軍具有軍事衛星高空精密偵察能力,且可得到滯留敵後民眾情蒐之助。
 
雙方戰略構想與用兵指導研判
 
一、阿根廷
1.全般構想與指導
以固守福克蘭群島為目的,運用東、西福克蘭島現有部隊,加強工事,據守要點,並適時由本土增援兵力,在海、空軍支援下,行戰略持久,相機殲滅進犯之敵。為實現此一構想所採取之行動指導為:
A.固守東福克蘭島,以利政治談判。
B.構築防禦工事,據守要點。
C.確保福島及其與本土海域間之空優,並維護福島至本土間之海上與空中補給線。
D.以海、空軍支援福島守軍作戰。
E.動員本土後備部隊,增援福島作戰。
F.先行戰略持久,逐次消滅進犯敵軍,並相機轉移攻勢,擊滅登陸之敵。
2.地面作戰構想
以固守東福克蘭島為目的,置主力於史坦萊附近,以一部於鵝坪、達爾文與提爾港各地區構築工事,據守要點,逐次消耗英軍戰力,並適時以預備隊反擊,殲敵於肯特山周邊地區(阿軍守備部署如圖三)。
二、英國
1.全般構想與指導
以光復福克蘭群島為目的,組成聯合特遣部隊,向南大西洋進發。當有效兵力抵達時,即對福克蘭周邊海域實施封鎖,截斷阿軍交通線,孤立島上守軍。繼而先收復南喬治亞島,建立前進基地,再登陸東福克蘭島,擊滅所在阿軍或迫其撤離,以恢復福克蘭主權。為達此目的,所採取之行動指導為:
A.先遣核子動力潛艦進出福克蘭周邊海域,執行海上封鎖,並隨水面艦艇與艦隊航空部隊之到達,不斷加強之,以截斷阿軍之交通線。
B.協商美國同意,運用亞松森島海空基地,以利艦隊整補、集中與補給品運轉,及戰略轟炸。
C.編組特遣隊,先收復南喬治亞島,建立前進基地。
D.動員後備部隊,徵租商船,並改裝火神轟炸機供傳統轟炸之用。
E.以水面艦隊支援並掩護航母遂行空中作戰,爭取局部空優。
F.以水面艦艇與飛機實施反潛及護航作戰。
G.以火神轟炸機摧毀福島既設機場跑道,阻敵空中增援與補給。
H.以陸戰隊及空降部隊於東福克蘭島登陸(著陸),攻佔要點後消滅或迫降敵軍。
I.地面作戰構想
特遣部隊以收復福克蘭群島為目的,先以一部在西福克蘭島狐灣及東福克蘭島之達爾文港、史坦萊港各海域佯動,主力於聖卡羅斯港登(著)陸,建立灘頭陣地,並向內陸推進,採鉗形攻勢,分別奪取達爾文港及提爾港,及會師於肯特山,爾後適時投入預備隊奪取史坦萊港,殲滅所在敵軍,規復全島。
 
作戰經過概要
 
一、海戰
4月25日,雙方序戰揭開,阿軍老舊的美造聖菲他號潛艦,首被英軍反潛直升機以深水炸彈與飛機重創擱淺,艦上官兵投降。另一艘阿軍德造新式潛艦聖路易斯號,雖在戰爭期間曾進出英軍特遣部主力所在海域,被發現後發射魚雷攻擊英軍艦艇,卻因魚雷主射控儀故障、輔助射控儀接錯線而未命中目標。
5月2日,阿海軍兵分三路與英特遣艦隊遭遇,南面一股由巡洋艦貝爾格蘭諾將軍號率配備有飛魚飛彈的兩艘驅逐艦組成,北面一股則由航母與驅逐艦兩艘組成,並以三艘配備飛魚飛彈之砲艦居中策應。由於天候惡劣,飛機無法起飛,加上巡洋艦在接戰時被英軍核子潛艦擊沉,阿海軍遂向本土沿岸撤退,且自此以後即未再採取積極行動。
二、空戰
1.英軍
由火神轟炸機對福島轟炸揭開序幕,全期執行4次任務,3次針對福島機場跑道,但戰果不豐,且第3次因空中加油嘴折斷迫降巴西,第4次轟炸史坦萊港雷達站。海獵鷹式戰鬥機平均每日出動6∼8架次,妥善率維持在八成以上,共擊落阿軍戰機31架(24架用響尾蛇飛彈,餘用30mm機砲)。此外,英軍的各式直升機,在反潛、機降、對地攻擊、對海攻擊與偵搜、連絡、後勤支援方面,均能發揮適切功能,對統合戰力發揮貢獻甚大。
2.阿軍
置重點於對英軍特遣艦隊空中攻擊,全期出動架次達445架次(以幻象機、天鷹戰機為主,超級軍旗機為輔),達成任務312架次,每架軍機每日出勤率為5.5次,共擊沉(毀)英驅逐艦2艘、巡防艦3艘及運輸艦7艘。不過其所付出之代價甚大,計損失天鷹戰機31架、幻象機26架、普卡拉式機23架、教練機5架、運輸機3架、輕型攻擊機3架、直升機18架。
三、地面作戰
英軍特遣部隊繼佔領南喬治亞島後,兵分三路向福克蘭島周邊海域接近。第一支隊由航母2艘與驅逐艦編成,由福克蘭島東方向雷夫利島開進,途中以海獵鷹式戰機向史坦萊港、達爾文港、鵝坪及狐灣等阿軍陣地攻擊。第二支隊由驅逐艦與巡防艦各一編成,向柏克萊海峽路易士港進行岸轟。第三支隊由兩棲攻擊艦2艘及坎培拉運兵船載運陸戰營與空降營各一,沿東福克蘭島北岸航向福克蘭海峽,於5月21日凌晨進入聖卡羅斯港外泊地準備突擊登陸。
5月21日凌晨3時,英軍陸戰隊第42營與空降第2營分向聖卡羅斯港「藍色」與「紅色」海灘突擊登陸,在4小時內全部登陸完畢(未經激戰),其餘登陸部隊(陸戰旅(欠)與空降第3營)亦於「綠色」海灘陸續登陸,至1030時止,英軍登陸兵力達2,500人,且部分砲兵與飛彈亦經由直升機吊運著陸,灘頭陣地建立積極展開。此際,阿軍在聖卡羅斯港之守軍僅有一個搜索排,將敵情上報後,雖判明該處為英軍主登陸所在,且曾企圖發起反擊,但道路一片泥濘,多數車輛深陷其中,人員精疲力竭,只好折返原配置地。只有空軍自21日1030時起,才在白天對英軍大舉炸射,曾擊沉英艦數艘;惟在英軍機、艦、彈整體防空火網對抗下,也損失不貲,阿地面守軍則始終未再嘗試進行反擊,使英軍得以在25日夜順利建立起154平方公里之灘頭陣地,及準備向內陸持續進攻。
英軍地面指揮官原本準備等待全部兵力登陸完畢後再向內陸推進,但5月26日卻得悉聯合國可能將討論停火問題,若不儘速解決戰局,一旦停火案通過,英軍勢將功虧一簣,於是,立即修正計畫,即以現有兵力向史坦萊港發動雙鉗攻勢。
英軍於26日依計畫發起攻擊,28日分別奪取道格拉斯、提爾港、達爾文港與鵝坪,其中以空降第2營利用長途夜行軍襲擊優勢阿軍奪取達爾文港與鵝坪最足稱道。30日,英軍繼續攻擊時,阿軍緊急調整部署(佈雷及以肯特山守軍向鵝坪增援),英軍得知「肯特山空虛」情報,遂以直升機空運陸戰第42營(欠1個連)奪取肯特山,阿軍向鵝坪增援之部隊折返,雙方於肯特山周邊激戰,英軍攻佔肯特山,且於6月2日完成會師(參閱圖四)。
6月8日,英軍投入步兵第5旅再向史坦萊港攻擊,阿軍並無積極之反擊,只有各守備據點各自為戰的抵抗,至13日夜攻陷阿軍最後一道防線(如圖五),被圍困在史坦萊港的阿軍投降。
 
雙方成敗因素
 
一、阿軍失利的原因
1.戰略情勢判斷錯誤
為化解經濟危機,誤判英國不致為了爭奪貧瘠的蕞爾小島,勞師動眾遠渡重洋用兵,且認為即使要動武,也須經其國會冗長討論,屆時阿軍必可以有充裕時間備戰,並高估其海空戰力足可和英軍一搏,加上以為美國及中南美諸國皆反對殖民主義,英阿一旦交戰,美必仗義助阿或採取中立;不料英美血濃於水,且美國為全球戰略利益計,調解不成而積極助英,中南美諸國受國力與政情所限,不能予阿實際幫助,蘇聯也顧忌美國而袖手旁觀,聯合國亦做成不利阿國決議,歐洲又應英國要求對阿實施經濟制裁,不但使阿國經濟雪上加霜,政局更加不穩,且對其購自歐洲的軍備維修受到不少影響,均為阿國始料不及。
2.戰場情報不靈
阿軍既知動武不可避免,卻未積極偵察掌握英國聯合特遣艦隊之動態,喪失先利。再者對福克蘭島上的地形亦未深入偵察研究,尤其未對英軍可能登陸灘頭及其爾後可能之行動作深入研究。更荒謬的是,居然運用滯留英人為阿國守軍發送電報,使其輕易的把軍情送給英軍。
3.部隊訓練不足
阿軍兵員為徵召入伍的新兵,訓練不精,且各級幹部毫無實戰經驗,空軍飛行員雖甚為英勇,但與英空戰纏鬥時技術仍不如英軍而被敵以30mm機砲擊落,亦是訓練不夠的佐證。
4.武器裝備陳舊且不妥善
阿軍之潛艦仍有二次大戰時期的老爺艦,新式潛艦不但主射控儀故障,輔助設備也因接錯線而不能發揮效能;戰機電子裝備和武器不如英軍;地面部隊沒有如英軍一般配備現代夜視裝具,防空雷達又易受反制。
5.地面作戰部署與指導不當
阿軍福克蘭守備之部署,既非灘岸決戰,亦非內陸決戰,對英軍極可能登陸之聖卡羅斯灣,僅配置一個排擔任警戒,所有主力集中在被沼澤地區分隔的史坦萊港,即使發現敵主力在該處登陸,亦難以適時反擊,事實亦證明其困難所在,且更大的錯誤,乃是在反擊行動受泥濘所困後,就未再尋求克服方法,任英軍從容的建立灘頭陣地,坐待英軍來攻,枉費空軍的英勇出擊。待鵝坪陷敵,要向該方面增援,肯特山空虛之弱點又恰被英軍逮個正著,肯特山激戰時,史坦萊港的主力又未適時增援擊滅尚未與地面攻擊主力會師的英空中機動陸戰營,一切都似乎在坐待英軍自行失敗。
6.戰備整備欠落實
如潛艦主射控儀故障,反擊部隊被泥濘所困及地面部隊補給不濟,食不果腹等,均為戰備整備欠落實,影響戰力發揮的具體例證。
7.海軍未發揮現存艦隊效能
海軍在5月2日首度接戰不利後,即退縮至本土沿海,未有積極行動,只有超級軍旗戰機擊沉雪菲爾號一事尚堪入目,但該次行動卻是由空軍策動的。假若海軍能以積極行動與空軍協同打擊英特遣艦隊,英軍之損失恐會相當可觀,甚至若能擊沉一、二艘運兵船,英軍地面攻勢是否會改觀也難以預料。或者可以盡全力突破封鎖,對福島守軍戰耗補充與士氣維持,均會有相當助益。
8.三軍各自為戰
海島防衛作戰欲期成功,三軍統合戰力發揮是不可或缺的要件,綜觀作戰全程,阿國陸海空三軍卻各自為戰,不敗也難。
二、英軍成功的原因
1.戰略指導與運作適切
A.以外交為前鋒,先爭取到國際(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共同市場)輿論與行動的支持,有效孤立阿根廷。
B.明示國家目標,凝聚全民同仇敵愾意識,一致支持政府以武力收復失土的行動。
2.動員迅速確實
阿軍佔領福克蘭後的3天(國會通過武力收復失土決議後2天),其特遣艦隊即已首途向南大西洋開進,其軍隊動員之迅速大出一般人之意料。另外由於其動員制度之完備與英人受愛國情操驅使之故,在極短時間內徵調商船四、五十艘及眾多民航貨機、直升機乃至生產、儲存設備,滿足人員裝備運輸與補給醫療所需,也是此次作戰成功的原因。
3.戰場情報靈活適切
除了具備軍事衛星偵察能力,得以先期瞭解福克蘭島地形與阿軍地面守備部署外,對阿軍動態亦能確實掌握,加上重視戰場偵搜作為(先期派遣特戰部隊滲入福島偵察阿軍據點配備及接戰前現地偵察)及滯留敵後英人主動蒐集提供阿軍情報,在對敵情充分瞭解狀況下,裨益正確決心下達甚多。
4.武器裝備精良妥善
英軍之各式武器裝備不僅新穎實用,且其妥善率甚佳,以飛機為例,其配備之武裝和電子裝備不但凌駕於阿軍,且出動率亦高出阿軍甚多,而地面部隊所配備的新式夜戰裝具,也都能發揮預期功能。
5.人員素質優良
英軍官兵不僅訓練有素,能耐勞苦,視死如歸,且其所具備之作戰經驗更非阿軍所能比擬,此乃英軍能夠以寡勝眾,且整個作戰過程順利得如同平時演習一般的主要因素。
6.部署與指導適切
A.登陸直前兵分三路以佯動眩惑阿軍。
B.選擇阿軍守備空虛,且為海空威脅最低之聖卡羅斯灣為主力,突擊登陸灘頭,為爾後作戰奠定勝利契機。
C.當機立斷,不待登陸部隊全部上岸而儘速向內陸展開攻勢,力求在聯合國討論停火決議前解決戰局。
D.乘肯特山空虛斷然遂行空中機動突擊作戰,且能依計畫於肯特山會師。
E.適時投入新銳部隊迅速攻克阿軍最後防線。
F.三軍統合戰力充分發揮。其中尤以登陸聖卡羅斯灣直後的防空作戰發揮得最淋漓盡致,且對登陸作戰最重要的制空權獲得具關鍵性影響。地面攻擊全程,除了艦砲密接支援外,各式直升機亦適時發揮偵搜、攻擊、運兵、吊掛等多種功能,而與地面部隊行動配合無間,且為現代陸空整體作戰創下先例。
 
本次戰爭給予吾人的啟示
 
史利芬曾說:「在一個會戰或戰役中,勝負雙方的行動對於最後的結果具有同樣貢獻。」克勞塞維茨則說:「兵術上經驗之重要,更勝過哲學上的真理。」拿破崙強調其靈感得自於對戰史的回憶,而德國鐵血宰相也說:「愚人說他從經驗中學習,我恰寧願利用別人的經驗。」
本次戰爭不論是成功或失敗的一方,都給我們留下極其珍貴的經驗啟示。
一、海島攻防以制空、制海為先決條件
空權發達之後,渡海作戰除了海優之外,空優更成為必備要件,相對的,空優、海優也成為海島防衛所應掌握的根本要件。例如,希特勒在席捲法國後,由於「不列顛戰役」並未擊滅英國空軍主力,只好將入侵英倫三島的意圖擱置泝,再如日本對太平洋的侵略,分別因珊瑚海、中途島及所羅門海之戰,海空戰鬥受挫而無力再事擴張,美國則因此兩次作戰之勝利,而得以轉守為攻,更由於菲律賓海之戰,海空戰力受創極嚴重,制空、制海完全喪失,而注定一敗塗地的命運沴。
又如,由於我在臺海戰役中以31:1痛創中共空軍,遂使中共從此不敢越雷池一步,奠定了我創造「臺灣奇蹟」的根基。福島戰爭,復又再為制空、制海對海島攻防作戰的重要性提供了確切的佐證。以上的歷史經驗,正提示我們,如果要維持臺海的和平安全,使中華民國能永續生存發展,非得維持臺海制空、制海優勢不可,換言之,海空戰力的精實,實乃當前建軍備戰無可取代的要務。
不過,制空能力的獲致,也不是僅賴空軍而已,就「不列顛戰役」觀之,德國空軍進入英倫完整的防空體系而尋求英國空軍決戰,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空軍戰力反而逐次耗損沊;就越戰經驗而言,美軍參戰飛機的損失,主要係受越共地面突擊或地面防空火力(含輕兵器)射擊所摧毀或擊落沝。就本次戰爭言,英軍僅只有極少數的戰機,卻依靠其艦隊與地面部隊的整體防空體系而使阿國空軍蒙受嚴重損失,且確保了其行動自由和戰力完整,相對的,英國在此戰中主要的損失亦來自阿根廷密集地面砲火,在在均證明完整的地(水)面防空體系,的確對局部空優之確保甚具價值;是故,強化國軍地(水)面防空能力,並予以有效整合,實為爭取制空與地面決戰行動自由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二、科技水準成為戰爭勝負的要件
運用既有的科技能力去改善既有武器裝備,或研發出新的武器裝備,用以提升部隊戰力,乃是極自然的事。近代科技水準日新月異,確使武器威力與軍備性能廣泛提升,軍隊之偵搜力、機動力、指通力、打擊力均會顯著提升,但對補充力之依賴更為殷切。此次戰爭,英國挾其科技優勢,所有的武器裝備不但多為自力生產的成品,而且性能比阿軍所用者優越(尤以電子戰為然);反觀阿軍之武器裝備則均仰賴外購,新舊參差不齊,不但性能不若英軍,且補給維修亦有缺陷,兩國科技水準的落差,對戰爭成敗的影響實不容忽視。
中共自1977年以來即將發展高科技列為國家戰備的重要指標,積極推行經濟與國防實用科技的發展,福島戰爭後,更置重點於學習西方科技沀,近幾年來,更年年增加國防預算,全面更新戰機、軍艦、飛彈及其他各式軍備,成果不容忽視。對此,前國防部長唐飛先生曾嚴肅的指出:「到公元2005年,我國可能會喪失臺海軍事上質的優勢……到2010年時,中共電子戰能力將超越國軍泞。」其意就在提示我們對國防科技發展切不容懈怠。不幸的是,有人認為:「這項評估不客觀,只是國防部用以爭取預算的手段而已泀。」其實料敵從寬、未雨綢繆絕對不會錯,可怕的是我們自我陶醉,事到臨頭再發覺危機的存在,那就悔之莫及了。
三、全民國防乃是國家安全的根基
參謀總長湯曜明一級上將說:「未來臺澎防衛作戰必然是『全民作戰』,假如任何一個決定不能獲得全民的支持,這個仗就不能打洰。」
福克蘭群島之戰,英國之所以獲致勝利成功,除了其三軍部隊將士用命,戰略戰術運用至當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國人民不但異口同聲支持武力收復失土,而且以具體行動(立即接受商船、飛機、生產設備與倉儲設施徵集)來支援運兵、運補作業,使其聯合特遣艦隊的戰略戰術作為能夠完全實現的結果。
再看以色列在阿聯環伺下建國,以及數次以阿戰爭中,之所以能屢挫強敵,愈戰愈勇,其全民皆兵的國防政策,以及全民同仇敵愾團結一致,發揮國家整體力量,實為最根本的原因。
師克在和,不在天;天時地利不若人和。今天中共對我虎視眈眈,在中共龐大的武裝力量威脅下,我們要想維護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永續過著民主、自由的生活,最根本之道,就在於臺澎金馬人民不分來臺先後,不分職業階層,不分宗教信仰,不分政黨團體,不分族群地域,大家團結在一起,凝聚「新臺灣人」的生命共同體,一致關心並支持國防政策,落實全民動員、全民作戰作為。
四、地面決勝乃是最後生死關鍵
翻開歷史,我們可發現海島防衛作戰戰火既已點燃,「拒敵彼岸、擊敵海上」固屬上策,惟我們所面對的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中共,且我們限於整體財政經濟,海空軍整建也只能求其小而精,以質勝量,萬一我海空軍無法面面俱顧,抑或戰力有所不繼,敵登陸(空降)而揭開地面決戰之局,勢難避免,這也就是我們最後生死關鍵來臨之時。
就本次戰爭而言,阿軍地面指揮官應知英軍既然企圖以武力收復失土,則地面決戰勢不能免,而其首要之任務就是擊滅登陸(空降)之英軍地面部隊,確保福島(尤其是東福克蘭島)完整。既然如此,其達成任務之手段,就是詳為研判作戰地區特性與英軍可能行動,適切部署其部隊,乘英軍逐次投入兵力之際,迅速各個擊滅,方屬至當,惜其自始至終消極無為,自招覆滅,實值吾人引以為戒。
「拒敵彼岸,擊敵海上,毀敵水際,殲敵灘頭」,為國軍既訂之防衛作戰方針,若能以精實的全民國防嚇阻中共不敢稍越雷池,固然是我們至切的期盼,惟我雖不求戰,但「不放棄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乃中共堅持之政策,戰火何時爆發,操之在敵。中共一旦執意興兵來犯,我當優先發揮海空戰力「拒敵彼岸、擊敵海上」,然而,也並非只靠海空拒敵,而放棄陸上固守殲敵,地面決戰乃是臺澎防衛不可避免的最後手段,為期地面決戰成功,則有賴平時確實的戰場經營與部隊演訓。國軍進行地面操演,乃是為臺澎防衛作萬全準備,絕非如同某學者斷章取義之批評,視之為無視現代海空威脅而執著於「古寧頭大捷」戰術思想泍;須知這乃是整體國防不可或缺的一環。
五、人員素質仍為左右戰局之關鍵
不論科技如何發達,武器裝備如何新穎,其功能之充分發揮,仍惟人員適切保養與操作是賴;有了最新式而妥善的裝備,若是指揮官之戰略戰術素養不足,缺乏旺盛企圖心,而官兵士氣低落,也等於沒有。從以阿戰爭觀之,以色列所用之裝備(尤其是戰車),型式老舊而性能也不如阿聯,但他們憑藉著旺盛企圖心及巧妙的戰術和戰鬥行動彌補其短處,亦能戰勝敵人。本次戰爭,英軍指揮官企圖心旺盛,適切的作戰指導,及官兵視死如歸與強健體魄、熟練戰技,充分發揮新式裝備效能,和阿軍指揮官的消極無為與士兵訓練不足,恰成一鮮明對比,戰爭勝負由此分野。以上事實在在證明左右戰局之關鍵,在優異的人員素質,而非全賴新穎精密武器。
提升人員素質的唯一途徑,就在於平時嚴格精實且逼真的教育訓練。以美軍為例,他們固然擁有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不過他們對教育訓練的重視程度,絕不亞於汰換老舊裝備。中共雖對其軍備現代化的努力不遺餘力,也同時把教育訓練提升到「戰略地位」,從學校教育到部隊訓練,絲毫不懈怠,尤其近年來對攻臺作戰之模擬訓練尤為積極。最近,共軍總參謀部更針對1999年軍事訓練,要求其部隊要以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為統攬,以提高作戰能力為目的,以普及及深化訓練改革成果為基礎,啟動「科技興訓工程」,全面展開科技大練兵泇。如果我們不能針對敵情勤訓精練,何能期待給予來犯之敵迎頭痛擊?
六、有準備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孫子曾說:「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阿根廷本身軍備不修,妄想英國不會為福克蘭群島千里動武,率爾兵佔領福克蘭群島,復又在英國決心動武收復失土時,仍未積極備戰,剛好與孫子給後人的教訓相違,兵敗國辱理所當然。
英國一向視軍事力量為政治影響力的工具,也是解決衝突的重要手段沰,而且認定擁有訓練嚴格、裝備精良及士氣高昂的軍隊,是遏止衝突及戰爭發生的重要因素泹,換言之,英國主張平時即應重視國防整備,且其整備範圍更擴及全民(由此次戰爭英國動員效率即可得知),故雖福克蘭群島距本土8,000浬之外,一旦決心用兵,立即能投入完整的戰力,復由戰爭過程中,英軍每能以寡擊眾,亦可顯現其平時訓練精實嚴格,其與孫子「恃吾有以待之」的戰爭原則,正好不謀而合。
英國當時的國防整備,除了針對冷戰時期隨時可能爆發的大戰外,尚須考量到海外屬地的防衛,此兩者對英倫本土均不致產生立判存亡的急迫性,但英國仍然不敢稍有鬆弛,否則何以能在阿根廷佔領福克蘭島第三天,其聯合特遣隊即可首航?而今,我們與中共雖隔著臺海天塹,但中共若要挑起戰火,預警極為短暫,當然我們的戰備警覺和水準所受的挑戰,絕非英國所能比擬,所以,我們切不可因久訓不戰而有疏忽。
作者: sunny    時間: 25-3-2007 21:25

Was that guy on the left is from 阿根廷 SF ??
作者: queen    時間: 25-3-2007 22:41

引用:
原帖由 sunny 於 25-3-2007 21:25 發表
Was that guy on the left is from 阿根廷 SF ??
YES
作者: 皇家御貓    時間: 26-3-2007 01:01

毒死鳥!!!!支SLR我買硬鳥 !!!!!
作者: 14692    時間: 26-3-2007 05:41     標題: 回覆 #14 皇家御貓 的帖子

砌埋套58先
作者: 皇家御貓    時間: 26-3-2007 14:43

引用:
原帖由 14692 於 26-3-2007 05:41 發表
砌埋套58先
爭個小背囊&水壺袋而已
只係屋企無地方.....




歡迎光臨 CGF (http://www.wargamehk.com/cgf/) Powered by Discuz! 6.0.0